热搜: 有资质公司  公司转让  装修公司  公司 

《刑法》是如何保护商标权的?完善刑事法律保护对于维护商标权起到哪些作用?

   2022-03-21 企无形企无形1071
核心提示:《刑法》作为我国法律制度体系的最后一道屏障, 在于以惩罚犯罪为手段,达到保护权利和自由的目的。在我国目前商标侵权现象日趋严重的情况下,加大对商标侵权犯罪的打击力度,完善刑事法律保护成为维护商标权的一项必要手段。

《刑法》作为我国法律制度体系的最后一道屏障, 在于以惩罚犯罪为手段,达到保护权利和自由的目的。在我国目前商标侵权现象日趋严重的情况下,加大对商标侵权犯罪的打击力度,完善刑事法律保护成为维护商标权的一项必要手段。

1.刑事立法保护

“罪刑法定原则”是刑法的- -项基本原则,犯罪和刑罚均须有法律明文规定,完善的立法是实现商标权刑法保护的基础。《刑法》主要起的是威慑和保障作用,它不是基础性立法,完整的商标权立法,应该包括行政立法、民事立法、刑事立法。

世界各国采取民事立法为商标权保护的基础,我国立法和司法保护制度,也是以民事立法和司法保护为基础。但单独依靠私法来进行保护,只是起到对侵权行为的一种救济的作用,无法起到惩罚、威慑作用,对于严重的商标侵权行为,仍要依赖法律的惩罚和威慑作用,对合法权利予以保障。

2. 刑事司法保护

在我国,商标侵权现象比较严重,但从法院审判的侵犯注册商标权刑事案件数量来看,商标侵权刑事案件并不多。1998- 2005 年期间,全国法院审理的商标侵权案件中刑事案件占比均不足百分之一。而仅有的这些刑事案件,其中多半还是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在查处商标侵权行为时候,移送至刑事司法部门处理的。

3.刑事法律保护与行政执法、民事法律保护制度的衔接

为完善商标权行政保护与刑事司法保护的衔接工作机制,加大对商标侵权犯罪的打击力度,完善行政违法查处向刑事司法的移送,2006 年最高人民法院、公安部、监察部等联合下发了《关于在行政执法中及时移送涉嫌犯罪案件的意见》。《意见》出台以后,因商标侵权被追究刑事责任的案件显著增加,对保护商标专用权制度起到了积极作用。

商标侵权犯罪是典型的刑民交叉案件,从侵权客体来看,商标侵权犯罪侵犯的是私权,同时又侵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,商标侵权行为既可能是普通民事侵权行为,又可能构成犯罪。如《商标法》规定:未经商标注册人许可,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,属于商标侵权,《刑法》同时规定未经注册商标所有人许可,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,情节严重的,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,并处或者单处罚金。


 
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
 
更多>同类资讯
推荐资质
资质求购
资讯排行
网站首页  |  如何注册企无形会员?  |  了解企无形  |  关于我们  |  联系方式  |  使用协议  |  版权隐私  |  网站地图  |  排名推广  |  广告服务  |  网站留言  |  RSS订阅  |  违规举报  |  沪ICP备17016434号-6